如何選擇適合的外科醫師

| |

28520261201_9bebe76539_b

半夜兩點,床頭的手機鈴聲響起,不是惡作劇的電話騷擾,久未聯絡的高中同學打電話來,想必不是三更半夜關心我的近況,原來是因為家人得了惡性腫瘤,醫生建議開刀,想問我有沒有推薦的醫師,雖然我們都希望自己還有身邊的人不會是那個「幸運兒」,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年歲增加,(薪水沒有增加)身邊諸如此類的諮詢越來越多。

曾經有位老師在課堂上分享,在他告訴病人病理報告的結果之後,病人對他說:「醫生,你剛才等於是判了我死刑。」隨著醫療進步,雖然有很多新的治療方式,但最終免不了一死,只是走向死亡的旅程,有長有短,有痛苦的死法,也有平靜的死法。

幸運的是,這顆腫瘤發現得早,可以動手術切除,但開腸剖腹可不是件小事,所以一定要找對醫生才行,但要怎麼樣才能找到對的醫生呢?網路上查到的能否相信?在這裡推薦幾個小撇步:

1.問對人

如果剛好有家人或友人在醫院工作,這就是最直接不過的途徑了,最好能夠直接問到在開刀房工作的醫生或護理師,因為開刀房裡面發生的事情,只有待在裡面的人才會知道,而且同樣是外科系統,打聽起來也比較容易。通常是同一家醫院裡的醫護人員,會比較清楚彼此的狀況,所以不要問在A醫院工作的人B醫院如何如何,這個,不知道啦。

另外,大家都會以為

在醫院工作 = 可以掛到號 = 可以找到住院床位

(要是在醫院工作就能這麼威就好了)

no  no  no !

其實大多數的醫院都有提供網路掛號,上網掛號是很方便的,就算是透過院內掛號系統,如果真的超過限額,我們沒有特殊權限也是一樣掛不進去啊,找床位更不用說,除非是教授或院長等級,否則連主治醫師自己的病人住不進來,沒有床位,不能開刀,一樣束手無策呢。

找主任或有名的教授比較容易有床位?

ㄜ……就我的觀察是沒有這種現象,而且所謂的名醫通常病人多,開刀量也大,意思就是說,排隊的人也多,所以不見得能比較快排到刀。 

2.找對科

大部分的時候疾病的專科分工在醫院內是非常明顯的,不過行外人常常是一頭霧水,精神科跟神經科傻傻分不清楚,到底該看神經外科或神經內科也不太確定,這都要歸功於在台灣幾乎化整為零的家庭醫師制度。本來正確的流程應該是由家庭醫師轉診,在台灣,這件角色通常是「掛號櫃台的小姐」來負責,當然也有醫院很貼心地做了病症跟科別的對照表,但如果我知道我背痛是因為肌肉拉傷,不是椎間盤突出,那我幹嘛去醫院看醫生,回家吃自己就好啦。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只好還是來問問 遇到問題的時候很好用/君子之交淡如水/人手必備/一生一定要擁有的 醫學友人,可惜不是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人,這時候通常有兩個方法:掛家醫科(大醫院裡的家醫科,台灣特有的現象),然後再請醫師轉診,或是先猜一個科別,反正不對的話,醫生會再轉到其他科……不管是哪一個都是醫療資源的浪費啊,這就是台灣的健保。

3.上網查

Google大神是很厲害的,相信大家也都跟我一樣是Google的信徒,不過要謹記在心,在網路上不管是好評或壞評都可能會落入selection bias的圈套,不是每個看診過的病人都會上網發表評價,一位醫師可能因為跟某個病患在溝通過程出了問題,就被發了負評文,但還有其他99位康復後快樂出院但沒有上網寫評價的病患啊。不管是好評或壞評,都要謹慎評估可信度,網路上講的,往往不見得是正確的。更甚者,網路上中文資料多半內容老舊,且有大量複製貼上的情形,報導也常是斷章取義,如果想要查詢可信度較高的文章,建議使用英文關鍵字,當然更強大一點直接去找期刊論文也是可以的。不過,可能出現的狀況是:

「聽說現在有種新藥很有效」 => 台灣根本沒進這個藥

「聽說現在有種新的手術方式」=> 台灣/該醫院/該科別/該醫師沒有開這種刀

舉例來說,達文西正吝,論文上口沫橫飛地說達文西多好多神,但搞不好你問的這個醫師根本沒在開達文西,這樣,你敢給他開嗎?

animal-1554745_1280

4.掛門診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的確也是百問不如一見,查了這麼多,問了這麼多,還是一定要見上一面,既然前面都已經做了很多功課,門診前也要記得把該問的問題先寫好,一次問清楚,如果在其他醫院已經有病理報告和影像檢查,要記得一併帶去門診,才不會重複檢查,拖延了病情,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浪費醫療資源。在跟醫師對談的過程中,要去感覺自己跟醫生之間是否「合得來」,有沒有信任感,如果你覺得這個醫師無法充分解答你的疑惑,那很可能之後如果手術過程發生了問題,會因為彼此間的不信任,造成更多問題。說到底,醫病關係之間的信任是最重要的,醫療行為有太多不可預測的事情,醫病雙方的資訊也極度不對稱,這條鴻溝不是透過上網查資料,看看幾篇文章,就能夠跨越,套句大P的名言:「你跟我之間醫學專業的差距超過十年,所以我沒有辦法跟你討論。」
-> 呃,時代不同了,小朋友不要學,現在這樣講可能會被告到死。  

我們常說醫生跟病人之間是有緣份的,很多事情不用太刻意,不要太強求。找一個你能夠相信的醫師,剩下的只能說,盡人事,聽天命。

Previous

星巴克聖誕節限定商品(2016新推出):燕麥焙香那提 Toasted Graham Latte

edX上也有托福的課可以修囉/準備托福考試省錢小撇步/TOEFL preparation

Next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