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計畫進行海外券商投資者,建議在成功申請海外券商戶頭之前,可以考慮先定期購入外幣。
定期定額購入外幣,分散風險
假設一年要投入12萬台幣至海外券商,那麼可以在預計投入的前一年開始,先分期購入外幣,之所以選擇定期定額的道理,跟分期購入ETF的道理是一樣的,因為沒有人能預知匯率的高點和低點,所以分期投入、分散風險,長期下來你得到的將是接近外幣真實價值的「平均值」。
雙電報全額到匯$800,可以網路匯款是決勝點
目前將資金匯入海外戶頭最廣為使用的方式是電匯,電匯的手續費分兩階段,本國銀行先收一次「國外匯款手續費」,中間銀行再收一次「轉介手續費」,轉介手續費會從匯款金額中扣除,造成匯款金額比原先預期的少,假設匯一百塊,結果被扣手續費二十塊,那到行就只剩下八十塊。而且這個轉介手續費的金額無法預知,因此,為避免中間銀行收取不定金額的手續費(通常是20美元,最高有聽過32美元的),可以直接發兩通電報,就會全額到。
目前(2016/03/18)聽到比較多人推薦國泰銀行(富邦銀行已經改規定了),國泰外匯的手續費:一封電報$400,雙電報就是$800,如果使用網路匯款的話第一封電報是$300,所以雙電報變成$300+$400=$700。不用常常跑銀行對我來說是一大福音,查來查去各家銀行的手續費差不多都落在$600-$800,只好牙一咬就決定是國泰了。
手續費=投資成本,你接受1%還是0.1%的投資成本,決定每次匯出金額
因為每次匯款的手續費是固定的(雙電報$800),所以當然一次匯越多錢出去,相對就越省手續費。800看似不多,累積下來也是相當可觀的投資成本,所以一次要匯多少才合理呢?以手續費800為例,假設你可以忍受的手續費是1%,那麼一次要匯台幣八萬,如果可以一次匯八十萬,手續費就變成0.1%,但大部份的小資投資人可能沒有辦法一次匯出那麼大的金額,所以就在這之間選一個自己可以負擔的金額吧。
選擇可以網路操作換匯跟電匯的銀行最方便
透過線上換匯,匯率會比用現金換來得好一點。以國泰世華為例,先開立台幣跟外幣戶頭,同時設定網路銀行(要有可以線上結匯的功能),之後就可以直接在網路銀行操作,用台幣戶頭裡面的錢購買外幣,存入外幣戶頭,一切都在家裡就可以搞定,超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