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對病人好,就是對自己跟家人殘忍。

| |

在台灣,健保主宰醫療行為;DRG的實行。則是痛宰醫療人員

手術燈下的inguinal cord閃閃發亮,H醫師像是掏金一樣拿著鑷子將組織一層層開,熟練地找到hernia sac,「40歲以上的病人,即使是indirect hernia也要作posterior wall的修補,才不會術後發生indirect hernia。」H醫師將腹股溝下方的韌帶拉出,和外側的結締組織縫在一起,增加原本鬆軟的後腹壁的支撐力。

疝氣修補術有著悠久的歷史,也發展出許多的術式,而且各自有其擁護者,有的直接把兩側組織縫合,有人則喜歡補一塊人工網膜上去,透過後續組織纖維化的過程一樣可以增強腹壁的支撐力而且是無張力(tension-free)的作法,是較後期發展出來的術式。

手術結束後,H醫師在白板上比劃著,介紹一種特殊的網膜—core mesh,可以同時修補indirect和direct hernia,一魚兩吃,非常方便,同時也有效率地縮短了手術時間。但我卻從來沒有看過這種手術方式,其實這個網膜在台灣不但有,還可用健保給付。

「為什麼我從來沒有看過?」

因為疝氣手術本來點數就不高,DRG實行之後每個病人只給付兩萬多,這塊mesh就要一萬多塊,相較之下大家當然都選擇直接修補,盡量把成本壓到最低。

在國外醫學會議舉辦的住院醫師競賽過程中,有時甚至連坐在台下的台灣教授都會答錯,原因不是語言、不是文化差異,而是我們的醫療行為決策受健保制度影響,已經和國際上現行的原則脫節。台灣醫療扭曲的生態要閉門造車,只是遲早的事。

Previous

丹麥女孩 The Danish Girl – 明年奧斯卡呼聲最高- 變性人手術

線上租影片 想映電影院 Joint Movies

Next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