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科有興趣一定要知道,什麼樣的人不適合走外科?

| |

最近適逢選科季節,想必不少人又面臨生死交關的糾結,「我對外科有興趣耶,可是,我適合走外科嗎?」「我想走外科,但是家人都反對。」曾經我也跟各位一樣,很希望有先知或分類帽能直接告訴我,我到底適合哪一科,像是下圖:

specialties2

不過畢竟是美國的資料,當笑話看看就好。

每個人在見實習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感覺到某種程度的「召喚」,好像對某些科別特別有興趣,看相關的論文總是特別帶勁,晨會也聽得津津有味還順帶當了隔壁同學的靠枕,或者是在某些科別跟學長姊還有同事特別來電/吃得開,想當年,我也是莫名其妙就被同學說「我覺得你跟XXX都蠻適合走外科的」,屁勒,我都還沒去過外科啊,但這句話就像投入水中的石頭,引起了一陣陣漣漪,加上外科學長又特別善於鼓舞,只要在手術中稍稍有一點主動的態度就會得到「你很適合走外科耶!」的鼓勵,於是,就這麼來到了今日(煙)。

去年有感而發,寫了一篇文章名為「走外科,光有熱情是不夠的」,或許是因為真情流露引起熱烈迴響,(講得好像我其他篇沒有真情流露一樣,明明每篇文章都是情感澎湃啊。)今年老人病發作又有話想要說,內容似乎嚴肅了一點,但一樣是真心話不後悔,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樣的人不適合走外科」:

如果你無法每天五六點起床

    外科醫師一天的工作行程,多半從早上五六點就開始了,早上七點開會,八點進刀房,因此不分季節,五六點起床是常態,如果你跟被窩是結拜兄弟有著難分難捨的情誼,一天必須睡滿八小時,有嚴重的起床氣,或是睡著之後會變成聾子,強烈建議你不要走外科。(事實上,沾枕後完全叫不醒的那種,可能根本不適合當住院醫師。)

如果你必須三餐規律

    不同科別不同屬性的刀,手術時間長短差異很大,短則十幾三十分鐘,長者數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都有,同樣是疝氣手術,成人跟小孩因為病因不同開法不同,手術時間也有差異,就算是一模一樣的術式,不同operation開的時間也不一樣,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管刀短還是刀長,你都不太有機會在正常的時間好好吃頓飯。長刀要等主治醫師下來吃飯,或是被放飯,才會有機會進食,而短刀也沒好到哪裡去,因為手術時間短,通常會連排好幾台,就像餐廳講求翻桌率,上一台跟下一台刀之間的turn over rate也是醫院用來作為品管的指標之一,在這之間你還得打手術報告,開術後醫囑,不時還得去急診看會診或是到病房處理雜事等等,不要說吃飯,可能連上廁所喝水的機會都沒有,很多醫師為了節省時間,連帶養成了不吃中餐的習慣,但後果就是下班後代償性過度進食,加上過度疲勞缺乏運動,外科住院醫師在完成專科訓練過程中,體重會增加5-50公斤不等:不要懷疑,現在就是你人生中體重的低點了啊

如果你不喜歡唸書

    「電梯們快關起來的時候,外科醫師要用什麼去擋?」,答案是腦,而不是(對外科來說最珍貴的)手,因為外科醫師動手不動腦,這是個笑話,如果你以為現實也是如此,就大錯特錯了!真正厲害的外科醫師要能武能文,手要巧,腦袋更要聰明。外科學技術的發展從十九到二十世紀有大幅進步,除了利基於古老的解剖學,更多虧諸位前輩的經驗,外科醫學的發展是不斷從錯誤中學習(不誇張,有許多早年的外科觀念拿到現代看,是會笑掉大牙的。),換句話說,現代的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免去不必要的try and error。但是這些事情臨床上沒有人會告訴你,只有讀textbook,念paper,才能跨越醫院之間甚至是國際之間的鴻溝,你才會看到除了你眼睛所能見之外的世界。外科工時長,一天工作十二個小時裡面可能有十二個小時都在開刀房,一台切胃手術講起來不過就是:打開肚子找到胃,把血管跟組織分離後夾起來綁斷,把胃切斷,結束。說起來只有三句話,做起來卻要三個小時甚至以上,開完一整天的刀大家都累攤了,不會有人手把手的告訴你這台刀的所有詳細步驟,這些都得自己在下班之後花時間念書,預習,做好準備,才能面對開刀房裡的真槍實彈。

如果你習慣遇到挫折就放棄

成為一個足以擔當一面的外科醫師,從來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這個過程是辛苦的,會消耗很多體力,家庭以及社會資源,很多時候,你是在一個身心俱疲的狀態下,還得面對更多(不管是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與期待,你會質疑自己的抉擇,可能會怨天尤人,會痛恨家屬跟病人,會討厭你的同事,會對生命感到絕望,最痛苦的是,開始學刀之後你才發現自己為什麼這麼笨,為什麼同樣一條線,在學長跟老師的手上操縱自如,到你手上線就變成纏繞手指的三千煩惱絲,為什麼別人作得看起來輕鬆無比的事情,你做得笨手笨腳……只有站在operator的位置上,才能對那巨大無比的壓力感同身受,一不小心就會犯下致命的錯誤。你要很小心,這路上你一定會犯錯,但即使如此,還是要不斷學習、不斷嘗試,外科醫師的養成條件就是在這巨大無比的壓力下,還要持續茁壯的能力。如果,你自認心理素質不夠,請不要走外科

如果你不願為了工作割捨興趣

外科的養成,需要四到六年的專科住院醫師訓練,考過專科之後升上主治醫師,學習之路並沒有結束,大多數年輕主治醫師剛開始都需要一段時間找尋自己的定位,剛開始最菜最鳥的時候,可能還得身兼多職,做科內最沒有人想做的工作,值沒人想值的班。這段密集訓練的時間,你會與世隔絕,會不知道今天放颱風假,會錯過眾多親友的不管是婚禮或喪禮,甚至可能老婆生孩子的時候,你不能到場,如果連生離死別此等大事都不該成為請假的理由,你覺得你的興趣能有幾兩重?外科系保守估計,一天平均工作10-12小時,扣掉吃飯洗澡睡覺,還有夜間自行進修專業知識(通常都是下班吃飽還來不及翻開書本就昏死在前往書房的路上,一路睡死到隔天早上來不及了三分鐘內洗臉刷牙著裝完畢衝出門),平日的空閒時間所剩無幾,即便是週末,一個月裡面四個週末至少會有1-2個週末要值班,值完班隔天先睡一個早上,吃個下午茶,發呆空轉緩慢恢復體力,陪家人吃個晚餐,結束美好的週末生活,興趣?說真的,你沒有力氣了。

如果你有隱疾……

講隱疾,大家會想到什麼?血液傳染疾病如愛滋病或C型肝炎是最顯而易見的,外科本來就屬於高風險產業,手術中一不小心就被器械割傷或是被血或體液濺到眼睛,也常碰到在急救後才發現病人是愛滋病毒帶原者,…反過來說如果本身帶有高危險血液傳染疾病,是否在走上外科之路前也應該多一些考量?這個議題牽扯許多道德面,難以一概而論,只留給大家思考的空間,還有另一類隱疾屬於心理精神層面,例如躁鬱症、憂鬱症或精神分裂(最近正名為思覺失調症),外科屬於工作壓力大且步調快的環境,工作中也有很多必須與人接觸溝通的部分,果疾病已經嚴重度到會影響日常社交的程度,在工作上也會很辛苦。

天啊,寫完連我都覺得外科實在是太慘了。其實還有好多想寫的例如:

如果你想要兼顧事業與家庭

如果你想要每天穿美美上班

如果你不擅長與人合作/溝通/協商

如果你不想要生活被醫院跟病人綁住

實在是看過太多血淋淋例子以及自己走過後的心得。外科要谷底反彈已不可能,前景猶如風中殘燭,這篇文章無疑是吹熄蠟燭的最後一陣風、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外科專科訓練短則四五年,長則六七年甚至10年,時間就是個人最寶貴的資產,浪子回頭金不換,外科醫師頭洗一半要回頭則更難,希望這篇文章能打破大家看完電視劇之後對外科不切實際的幻想,阿不是,是能對現實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就算沒有成為外科醫師,也要記得善待這些(稀有的)外科朋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列入國家保育類動物。歡迎餵食,請勿拍打!

Previous

這篇文章讓我驚呆了:原來醫生有錢是因為…

2016年你讀了哪些書?來看看我的英文書清單

Next

在〈對外科有興趣一定要知道,什麼樣的人不適合走外科?〉中有 2 則留言

  1. 學姊加油! 我是台大PGY 最近也在苦惱選科。 想走大外小外卻其實不清楚哪個次專適合自己,主治醫師日常更是如霧中雲不知長得如何。 目前要apply北榮和台大

    回覆
    • 選科這件事,不像選股只要買低賣高就好,反而比較像是選伴侶,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股票的軸向只有一個就是價格,但科別卻是多面向,要考量很多因素,每個人手上握有的牌(自身條件)不同,出牌順序(客觀環境)也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選科不是聽別人說哪科好就一定好,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你自己的。
      但要找到最「適合你」的,你得先對自己有夠充分的了解,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這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都很難,因為我們不夠了解自己,然後,也不夠了解各個科別,在不同次專科下,甚至在不同醫院到底在做什麼。所幸,在這座巨塔中,無論選什麼科別,都還有機會找到安身立命之處,所以大部分的人在一番跌撞之後,都還是找到自己的一片(不管是大片還是小片的)天地,不致於餓死街頭。
      年輕時下的決定,不一定是最正確的,但早點立定志向,能準備得更充分,讓你比別人有更多機會。我們都只能做一個「當下認為最好的」選擇。及早準備,勇於改變,祝福你!

      回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