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蠻想寫些關於結紮的文章,這幾乎是每個飼主都會遇到的問題,就算沒有想要留下後代(私繁是違法的唷),也不見得就要摘除生殖器官。到底要不要結紮呢?該在發情前結紮嗎?結紮後會不會變胖?獸醫都說結紮好,真的嗎?
口說無憑,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實證醫學中的文獻,讓我們用不會騙人的數據找出真相吧。
我不是獸醫,也不是什麼結紮專家,想要快速了解一個領域研究現況並不難,搜尋期刊資料庫中最近發表的文獻回顧,讓真正的專家幫你唸書作筆記,是不是好棒棒。
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唸的是 2019 年發表在 Animals (IF: 2.3) 上,針對狗兒結紮的文獻回顧,統整了超過 200 篇論文,全文長達 28 頁,光是參考文獻的清單就佔了 11 頁,唸一篇抵兩百篇,感覺划算。😆
避免大家睡著,先給總結:
- 現有證據顯示:結紮和「控制寵物數量」關聯不大。如果要紮浪浪,紮母犬比較有效。
- 結紮帶來的益處(預防子宮蓄膿與乳腺癌,還有活得更久)在母犬身上較顯著。
- 結紮可能帶來的其他問題,包括韌帶關節疾病、癌症、肥胖等等,在不同的「品種」、「性別」、「結紮年齡」中,關聯性不一。
結紮 vs 壽命
幾乎所有大型回溯性研究都顯示,結紮狗比未結紮活得更久,特別是母狗,公狗則不一定。
但需注意,研究結果可能有存活偏差,也就是要活到可以結紮的年紀的狗,才會被納入結紮組,所以可能使得結紮組本來平均年齡就比較高,另外也有一些無法排除的共變因子,例如「通常比較在意寵物健康狀況的飼主會帶去結紮」等等……以上看不懂沒關係,記得「母狗結紮活比較久」就可以了。
結紮 vs 生殖系統疾病
安潔莉納裘莉因為帶有高危險基因與乳癌家族史,選擇接受預防性乳房切除,很顯然的,當移除了子宮、卵巢、睪丸後,母犬不可能得卵巢癌、子宮蓄膿,公狗不可能得睪丸癌。但有沒有必要為了預防這些疾病移除生殖器官?要看疾病的嚴重程度跟發生率,下分述之。
結紮預防子宮蓄膿?YES
根據瑞士統計二十六萬隻未結紮母犬的資料,在十歲以前有 20% 未結紮母狗得過子宮蓄膿。面對如此高風險又常見的疾病,的確有必要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
結紮預防乳腺腫瘤?有待商榷
乳腺腫瘤是未結紮母犬最常罹患的腫瘤之一,根據統計資料,未結紮母犬在十歲時有 13% 罹患乳腺腫瘤。一直以來都認為在發情前結紮可減少動情素的暴露,將乳腺腫瘤的風險降到最低,有不少研究也支持這樣的論點,但有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出這些研究設計是有瑕疵的,因此,結紮是否真能帶來預防乳腺腫瘤的益處,還有待商榷。
公狗結紮預防…?
公狗結紮最顯著的好處是不會得睾丸癌也不會有攝護腺肥大,睪丸癌通常發生在老犬,有超過半數的睪丸癌是隱睪,睪丸癌也跟品種有關,如瑪爾濟斯為高風險群。
高達 95% 未結紮公狗年紀大時會有攝護腺肥大,雖然攝護腺肥大發生機率很高,但並不致命,部分老犬會有明顯症狀,可靠藥物控制或接受手術。
雖然有研究發現結紮公狗罹患前列腺癌風險較高,但值得一提的是前列腺癌在狗狗是很少見的疾病,所以不要被嚇到了,在解讀數據的時候一定要更宏觀地去看,不能見樹不見林。
母犬結紮有明顯好處,公狗隱睪恐有癌症風險,需即早處理。
綜合以上幾點,談到生殖系統疾病時,母犬結紮有很明顯的好處;公狗隱睪,老年時可能變成睪丸癌,強烈建議早點處理。Otherwise 公狗結紮除了可減少老年時攝護腺肥大的風險,在預防癌症方面尚無定論。
結紮 vs 非生殖系統疾病
接下來會提到結紮與一些其他疾病的關聯,乍看之下似乎是結紮導致了這些疾病,事實上因果關係並不明確,近年也有一些證據指出可能跟「品種」、「性別」、「結紮年齡」都有關,無論如何請各位務必記得剛才提到「結紮母犬活得比較久」的事實,畢竟活得下來的狗才有資格談生什麼病,對吧?
已知結紮會增加得到某些癌症的風險,如:骨肉瘤、淋巴癌、移行上皮細胞癌、血管肉瘤等,聽起來很恐怖,但別忘了剛才說「結紮母犬活得更久」,也就是說:小白不結紮只能活到十歲,如果結紮可以活到十五歲,但會得血管肉瘤,大抵是這個意思。
結紮與否並不是唯一因素,罹癌風險與品種、性別也都有關,例如:研究發現,母的黃金獵犬,不管在哪個年紀結紮,都有較高機率得到癌症,但公的黃金獵犬就沒有這個問題;而反觀拉不拉多跟狼犬,無論公母都沒有觀察到結紮與癌症的關聯。
結紮 vs 關節疾病
一直以來都有證據顯示結紮犬有較高機率發生十字韌帶裂傷、髖關節發育不全、肘關節發育不全以及關節炎,特別是十字韌帶裂傷,也特別是在六個月大以前結紮的中大型犬。
在不同品種間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結紮與這些疾病的詳細關係仍有待進一步釐清,也許和品種、性別、結紮時機都有關係,這個在另一篇文章中會再詳細討論。
結紮 vs 尿失禁
文獻指出,約 20% 結紮母犬會有尿失禁,可能與太早失去分泌性賀爾蒙的能力,導致生長激素過度分泌有關。研究發現,大型犬跟過早結紮(小於六個月)是母狗結紮後尿失禁的危險因子,公狗則無此問題。
結紮 vs 肥胖
令人難過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都持續有證據顯示:「結紮後更容易變胖」、「與未結紮犬相比,結紮犬更難減肥,與飼主社經地位無關」、「結紮犬更容易得糖尿病,肥胖為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喪失生殖能力的身體彷彿也失去生命的目標,再看看這個「發情母犬的熱量需求較低」……好吧,我認真考慮重新談場戀愛。
結紮後易胖難瘦,狗狗變得愛吃不是他的錯,是生理需求改變,自家經驗分享:結紮後的一個月會猛爆性進食,撐過三個月就好了,可以準備低熱量食物幫助狗狗調適身體,度過這段期間。
呼,終於來到這裡,盡量用最直白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希望各位不管對結紮保持什麼樣的疑問,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如果還有什麼想知道的也可以留言,當然別忘了諮詢獸醫,徵詢專業意見囉。
給直接拉到底看結論的人…
到底該不該結紮?我的答案是:
- 母狗強烈建議結紮,公狗考量行為與環境管理,建議結紮。
- 結紮年齡,中大型犬無論公母最好至少一、兩歲之後再結紮。幼齡結紮(小於六月齡)目前普遍認為可能與許多癌症、骨科疾病有關。
下一篇文章,將針對「結紮時機」做更深入的探討,不想錯過請訂閱,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我們下次見,掰掰。
感謝詳細說明
公狗不結紮除了以上可能問題
還有圍肛腺瘤
因圍肛腺瘤的發生與雄性荷爾蒙有關,
犬隻好發年齡約介於 8 – 12 歲公犬,尤以未結紮公犬發生率最高
您好,之前也聽獸醫朋友提過「圍肛腺瘤」,是未結紮公狗需注意的疾病,另外像是疝氣亦好發於未結紮公狗,雖然這些不是要命的病,但因年紀大才發生的話,麻醉風險也會很高,所以公狗還是建議一定年紀過後結紮,感謝您的補充!
好久沒看到新文章了,敲碗結紮時機,期待您的文章分享!
哎呀,被發現偷懶很久了XD
馬上把文章生出來!
哈哈哈 太期待了!您的資訊讓我學習很多養狗狗的知識,而且也默默進好多坑(吹水機、腳踏墊等等)而且是好棒的坑
☺️☺️☺️
好用的東西不分享對不起自己啊!!!
(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