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女孩的真相:變性手術會致命?

| |

電影劇本參考同名小說《丹麥女孩》與匿名自傳《Man into Woman》

榮獲奧斯卡金像獎四項提名的《丹麥女孩》無疑是今年備受矚目的電影之一,今年值得一看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光是關於性別議題就有《丹麥女孩》跟《因為愛你》可以討論,今年二月上映的《丹麥女孩》改編自真人真事,主角是二十世紀丹麥畫家埃納/莉莉,他是史上第一個變性人(但不幸死於手術後的併發症,後述),在變性之前他與妻子格爾達都是畫家,某天老婆的模特兒臨時有事,埃納在格爾達調皮地央求之下勉為其難地穿上女裝「代打」,沒想到卻因此發覺體內另外一顆女人心——莉莉,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丹麥女孩》,同時也參考埃納/莉莉的匿名自傳《Man into Woman》。

莉莉因變性手術致死?

電影情節並沒有很詳細地描述手術內容跟過程,不過看起來莉莉是第二次手術後就不久於人世。根據調查,莉莉前後經歷一共至少五次手術,第一次在1930年,由德國醫師(Magnus hirschfeld)進行睪丸切除(Orchiectomy),這是莉莉成功邁向女人的第一步,但同年丹麥法院宣告他/她與妻子Gerda的婚姻無效,這是可以想像的,在當時還無法容許同性結婚;第二次手術的目的是要除去外生殖器,包括陰莖(penis)與陰囊(testis),但致命的一步是同時進行了異體卵巢移植。

那個年代還不了解什麼是「排斥」反應。每個人的細胞上都有獨一無二的標記,免疫細胞可以辨識這些標記,進而分辨出不同的個體,所以,A的心臟直接放到B的身體裡,會被B的免疫細胞打得稀巴爛,進而引發一連串可能致死的嚴重併發症。醫學上而言,莉莉並不是死於變性手術,而是因異體移植引起嚴重的排斥反應,進而導致死亡。

即便是醫學發達的現代,移植也是高難度的手術,術前要經過多方面的評估,篩選出最適合的捐贈者,術後必須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同時也需定期監測藥物濃度,抗排斥藥物的作用是抑制免疫力,避免受贈者排斥捐贈者的器官,服用藥物後相對處於免疫力較差的狀態,也因此更容易得到伺機性感染。

史上首例成功的移植手術是在1954年的同卵雙胞胎腎臟移植,足足遲了20多年,而抗排斥藥物大概還要再等個十年,1960-1970年代的時候才慢慢發展出來,可惜,莉莉不但生錯身體,也生得太早。

現代變性手術

變性手術,或者比較專業的說法:性別重置手術(Sex reassignment surgery,SRS)又可以分成男變女,或是女變男,讓我們來看看這兩者會有什麼不同:

男→女:切除外生殖器(陰莖跟陰囊),做乳房或陰道

女→男:做陰莖,乳房切除,子宮/輸卵管/卵巢切除

手術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其實是看病人的期待,想變得多女人?不想要有小雞雞?想要有胸部?還是也要能夠享受性生活?(目前還無法做到手術後也能像女生一樣生小孩,莉莉的夢想還是未能達成,sorry啦),或是想變得多男人,你只是不想要有別人看得到的胸部,還是你連別人看不到的部分也都不想要?

而你又願意冒多大的險來完成你的期待?別忘了任何侵入性處置都有風險,即便現代常規變性手術並不包含任何部位的器官移植,只要是手術,就有風險。

 

Previous

好初早餐又排不到?介紹你巷弄裡的好滋味:板橋王樣輕食廚房

莎拉波娃吃禁藥Mildronate錯了嗎?

Next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