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是一生的功課
有朋友看到Rainbow在花市的影片,很驚訝地說:「他一點都不會緊張耶。」是的,我們很驕傲,因為讓他在不管什麼環境中都能夠保持穩定,一直是我們教育的重點之一,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因為只有當他能夠在這麼多環境中都很穩定,我們才有機會帶他去更多地方,看看這個世界有多大。
剛帶Rainbow回家的時候,他才四個月大,帶出去散步時都橫衝直撞,路人冷嘲熱諷地說:「你們應該要讓他去受訓。」但我一直很堅持,該上課的是飼主而不是狗狗,如果主人沒能學會該如何正確的教育狗狗,帶回來要不了多久保證打回原形,因為狗狗有什麼樣的行為,飼主要負大部分的責任。
給狗狗一個好的環境,讓他有機會做出正確的行為,這樣你才能不斷地讚美你的狗狗!
跟陌生人玩時出現騎乘行為
邊境不是特別親人的犬種,所以對於陌生人,Rainbowe其實是沒有什麼興趣的,不會主動靠近,除非對方對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然後常常玩不到兩下就要騎上去…= = 這時我就會上牽繩把他拉開了,我不會在這時候去打他、罵他或跟他說「不可以」。
呼應我剛才提到的,給狗狗一個環境讓他能做出對的行為,如果這個環境設定讓他太興奮了,讓他做出不對的行為,那飼主應該做的是離開這個環境,用牽繩帶他離開,幫助他穩定下來。用牽繩拉開跟刺激物(這裡指的是陌生人)的距離之後,他其實就能冷靜下來,這時給他獎勵,讓他知道「歡迎陌生人的方式就是乖乖坐著」,之後再放開牽繩,騎乘行為也不再出現了。
屁孩非寵物友善
對於小朋友,Rainbow通常也是採取無視的態度,前幾天在路上遇到一對夫婦帶著兩個小孩,我們走過去的時候Rainbow是很放鬆的,也沒有要接近對方的意思,只差一步就要擦身而過時,小孩突然放聲尖叫,很高頻而且非常大聲,Rainbow沒什麼反應只是繼續走過去。
我非常生氣,我的狗根本沒有要接近你,不是他嚇到你而是你嚇到他,如果今天Rainbow不夠穩定,真的會被你嚇到。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許多,其實路上看到人我們都會盡量閃開了,因為就算我的狗沒有要去接近小孩,小孩自己被狗嚇到跌倒,也會怪在狗身上的。
也常遠遠地聽到爸媽恐嚇小孩:「你不乖喔~狗狗要過來找你了。」
誰要找你啊,我的狗對你才沒興趣(怒)。
只能感嘆台灣對孩子的教育似乎缺了「寵物友善」這一塊,孩子從小就沒機會學習怎麼正確地跟動物互動,只能被動接受大人們錯誤的觀念,喜歡狗的,不管看到什麼狗都要衝過來摸,不是摸,是抓毛打頭扯尾巴;怕狗的,遠遠看到就大聲尖叫跑開,殊不知這只會讓狗更興奮更想追他。
誠心地建議,屁孩遇到毛孩也採取「不理不睬」政策,不看不摸不喊,學習尊重別的生物也是重要的生命課題。
玉米梗不是狗玩具
今天的午餐是玉米排骨湯,講到玉米就想起以前我也做過不少恐怖的事情,把玉米梗丟給兒子當玩具是其中之一,小狗都很愛啃東西,破壞力又強,買什麼玩具回來都馬上被咬爛,那時不知道哪來的靈感想說乾脆拿啃完的玉米梗給他咬,自以為找到超省錢的啃咬玩具?!錯!
好險我有個奇怪的習慣,什麼事情都要給他google一下,不查還好一查差點暈倒,原來對狗狗來說,玉米梗是很不好消化的東西(對人來說也是吧),吃下去會造成腸胃不適、腸阻塞,嚴重的時候甚至可能要開刀。
兒子啊,媽媽會幫小孩子開刀,但我可不會幫小狗開刀。
IKEA撿到寶
這篇的重點究竟是什麼呢?哈哈,其實這個應該是六月份的日記,不過到最後好像都還是很認真的在討論教育問題。
六月初的時候突然發現他的右手肘有皮屑,翻開來看紅紅的
隔天變得更嚴重
嚇死了馬上抓去看醫生,在顯微鏡底下沒有看到黴菌,所以應該不是感染,身上其他部分也沒有看到病灶,因為雙側同時發生,手肘的皮膚又最薄,所以推測有可能是硬地板躺太久造成的類似褥瘡的病變。
之前是因為看了熊爸的影片,裡面提到不需要給狗狗躺床或是沙發這種軟的材質,因為布料會讓他們很熱,所以從來也沒想過要給他買床,之前有次買了飛行床結果買太小:
想說媽媽好像沒有買床的天份,還是算了,但這次看他的手變成這樣是真的不行了,半夜睡不著覺就爬起來搜尋解法,熬了一整晚(唸書有這麼認真就好了)終於歸結出最佳答案,買記憶床墊+買貓抓布自製床套。
剛好家裡也缺一塊(要給兒子糟蹋的)地毯,就去逛IKEA,結果在NG區看到一塊單人床墊,原價三千多打完折只要2700左右,網路上查隨便一塊記憶床墊也要三四千啊,是不是超划算,馬上搬回家。
搬回家兒子似乎蠻喜歡這塊的,當天馬上給我吐+尿在上面(暈倒)。好險這個床墊套很給力,內襯是不織布所以有點防水的作用,嘔吐物跟尿都洗一下就乾淨了,至今還捨不得把床墊切開加工。